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安定区

洋芋蛋见证黄土坡上的变迁——来自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蹲点调研报告

 2019/06/03/ 16:29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宋喜群

  黑色农膜改变了生活

  白色地膜保墒、提温、增产,黑膜似乎不太常见。

  说起黑膜,杏园乡党委书记祁耀庭的眼里一下子放出光来:“黑膜下种马铃薯,亩产比白膜翻一番。”

  祁耀庭说:“2007年在凤翔乡当科技副乡长时,我就琢磨,覆膜种玉米能增产,种洋芋行不?我有想法但不会做实验,就和农技中心的安磊联合搞。”原来最早用黑膜种马铃薯的是祁耀庭。“一开始我们也仿照覆膜种玉米的方法用白膜种马铃薯,增产明显,但有问题,杂草多,另外白膜透光好,洋芋都成了‘青头愣’,不好吃。”

  实验有成绩,也存在不足,祁耀庭和安磊商量换黑膜试试,这一换可不得了:杂草没了,“青头愣”没了,双向调温,稳定增产。2010年,黑膜马铃薯开始在杏园乡推广。“我是爱上了马铃薯。”说起试种黑膜马铃薯这段经历,祁耀庭的脸上像煮熟的洋芋笑开了花。

  同样爱着马铃薯的还有甘肃蓝天薯业公司董事长李幸泽。蓝天公司专业做马铃薯淀粉,最近两年的淀粉产量都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蓝天公司现在带动210余个种植合作社,5个农机合作社,七八个贩运组织。带动的10万农户中贫困户有2.6万户。蓝天通过搞订单农业,解决了企业原料供应和薯农销路问题,蓝天货源稳定,众多企业愿意给蓝天高价订单,有高价订单支撑,蓝天就能给农户让利,和蓝天签约的农户,一亩马铃薯能有稳定的千元利润。”李幸泽告诉记者。

  使用农膜增收明显,除了农业收入,再加上外出务工等收入,大坪村124户人家,现在只剩余6户贫困户。“主要是因病、因学返贫,年龄大没有劳动能力等,家里有俩在读大学生的这户,孩子毕业就好了,其他5家,需要政策兜底脱贫。”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康耀伟说。

  和地膜增收相伴而生的地膜污染是乡村的一大顽疾,可是记者见到的大坪村,干净整洁,几乎见不到废弃地膜。

  “大坪村是定西市浅山区生态家园示范村。”面对记者的疑问,康耀伟说,大坪从2013年开始推广黑膜种马铃薯,增收之后,道路两旁、树上、田间地头,漫山遍野废弃地膜。村上开会研究决定,村民各自收拾旧地膜,一方旧地膜换一捆新地膜,公益岗位的9个护林员捡拾公共区域废弃地膜交回收站,收入归护林员个人,农闲时,村里还会组织大家到远山上去拾旧膜。护林员蒋海程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一天能拾一方多,经过这几年的持续清理,现在都很难看到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