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漳县

一个特困村的美丽蝶变

 2021/02/18/ 13:55 来源:定西日报 记者 何继强 通讯员 康 晶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何继强  通讯员  康 晶

  走进漳县大草滩镇石咀沟村,平坦的水泥路通到每家门口,公路两边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和漂亮的二层楼鳞次栉比,这个昔日的特困村,如今已是小康村。

  然而,上世纪90年代,石咀沟村是我市贫困村之一,这里海拔2900米,耕地面积8300亩,人均5.58亩,有5个村民小组340户人。贫穷,使山里人寒心、贫穷,使各级干部揪心。科技点土成金,为群众照亮了脱贫致富小康路。县上组织科技人员推广地膜当归技术,全村种植的药材从300多亩扩大到5000多亩。家家种药材,户户增收致富。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对药材进行深加工,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子。村委会副主任雷想合动情地说:“十几年前,我们住的是茅草房,穿的是黄大衣,吃的是救济粮。这几年,通过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通过种植中药材,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有的村民盖起了二层小楼,每家都有一辆车,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石咀沟村种植中药材,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实现全程技术指导、地头收购,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了农户收益。青年农民丁亚峰,一家五口人,原来住的是土坯房,日子过得很拮据。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发展得很好,全家种植中药材30多亩,年收入8万多元,人均收入1.6万元。村民白万贵、乔金霞夫妇走出漳县,在青海省流转土地300多亩,种植地膜当归,并运回家乡加工,带动当地60多名村民务工增收。“石咀沟村这个地太陡了,中药材机械无法施展拳脚,大面积种植费工费时,成本太高。青海省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种植。从青海把当归拉过来在漳县加工,也挺好的。家里带孩子的人也能挣上钱了,一天干活能挣六七十元。一年纯收入三十多万元。”白万贵说。

  在种植药材致富的同时,该村大力发展养殖业,全村养羊1000多只、牛900多头,其中牦牛700多头。组织农民外出务工,400多人挣回1200多万元。如今的石咀沟村,成为漳县最富裕的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多元,全村有小车158辆,微型货车70多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精神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