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临洮县

情恋荒山草木深 ——追记全市造林绿化楷模石建全

 2020/04/09/ 10:57 来源:定西日报 记者 张莉芳

  本报记者 张莉芳

  虎狼湾里,藏着万亩青山。

  这座青山面积达1.36万亩,给“一场旱、啥都不长,一场雨、啥都冲光”的临洮县太石镇沙塄村带来了绿荫,也为村民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这万亩青山,是石建全带领村民用铁锹、锄头、双手硬生生在荒山秃岭上填出来的。为了将虎狼湾建成“春季一片花、夏季一片绿、秋季果飘香”的集高效农业开发、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花果山”,石建全花了十几年的时间。

  “人这一生,总该为社会留下点什么。一座青山,一片蓝天,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石建全这样鼓励大家。

  虎狼湾距临洮县城北约30多公里,属太石镇辖区。“虎狼湾里无虎狼,全是干山光秃梁”,这是当地人对这一带恶劣自然条件最直观的评价。

  生于1942年的石建全,是临洮县太石镇沙塄村八社的一名农民。早在80年代初,已担任社长的他,大胆承包了本村很不景气的沙塄砖瓦厂。几经风雨,使这个集体小企业起死回生,百十户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后来,他又投资数万元办起太石磷肥厂,为本村村民寻找了另一条致富门路。

  石建全既是农民致富标兵,又是远近闻名的植树迷。他对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情有独钟。

  然而沙塄村的每个人都知道,让几百年都没长过一棵树的“铁山”披绿,这无疑是不现实的。

  可石建全就是不信这个邪,别人不敢想的他敢想,别人不敢干的他偏干,而且还要干出个名堂。

  就这样,石建全在人们“愚公”的戏谑声中干起了自己的事业。

  众所周知,荒山治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人手不够, 他就以每工日10至15元的劳动报酬在本村及周围村社聘请了常年工60多人、季节工240多人,坚持上山植树造林。200万元的家产用完了,他就以荒山的使用权作抵押,从银行贷款200多万元继续治理。10多年来,他除了还清200万元的贷款以外,累计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

  十余载辛勤耕耘,虎狼山终于披上了绿装:4800亩退耕还林、8200亩荒山造林、188.5万多株树木在这里执著地延伸开来……

  “都说改天换地,天不能改,地能换。”石建全有自己的想法

  愚公是战国时期列子写的一个人物,他不畏困难,要挖掉挡在他家门前的大山。毛泽东有名篇《愚公移山》。

  而石建全,是当地人口中的“活愚公”。

  花甲之年,石建全不去操持一年稳赚10万元的砖厂,偏去承包虎狼湾一万多亩秃山。没人理解他,包括老伴和儿子:“几百年没长过一棵树,你有多少钱能把荒山沟填满?”

  老汉一声不吭,扛着行李进了山。他有自己的想法:“都说改天换地,天不能改,地能换。”

  石建全在山顶盖个小房子,墙外刷上标语:“立下愚公移山志,定叫荒山披绿装。”

  他最喜欢住在那里,常常一住就是几个月。一是方便干活,二是每天早晨起来站在山顶,眼看着荒山在自己手底下一天天变绿起来,那种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昔日苍凉的虎狼湾如今已披上了绿装。石建全老人不仅为虎狼湾种下了一片绿荫,而且也解决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

  石建全早盘算好了:山下,填沟推地,种庄稼、养牛羊;山腰,发展果园;山顶,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子子孙孙还要种树,就种在我的脊梁上。”是石建全坚守的初心

  石建全在虎狼湾盖起了60多间畜舍,养了500多只羊,60头牛,2万多只鸡。从四川引进川西白鹅5000多只,还从北京引进肉鸭1万多只。在平整的580亩土地上开挖鱼池两座,水面面积10亩,投放鱼苗800多公斤,大力发展“农家游”,吸引了兰州、临夏等周边市县的大批游客。

  虎狼湾的生态养殖,承载着沙塄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期待。随着经营规模的进一步壮大,临洮县虎狼湾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积极吸纳前来务工的父老乡亲,让他们就地增加经济收入。

  对于深山中的村民来说,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消息。

  沙塄村昌木沟社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十年九旱,除少数年龄轻、有技术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外,其余群众基本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他主动吸收该社的妇女和老人来开发区做工。昌木沟社贫困党员张天培通过在虎狼湾生态农业开发区务工,家中盖起了7间砖瓦房,并购置了彩电、新式家具。

  如果说,十年前虎狼湾的第一棵树为大家带来了绿荫,那么十年后的今天,还是这片绿荫,将会撒播无限绿色梦想,给村民致富带来新的期待。

  事实上,这座万亩青山,带来的不止这些。

  站在虎狼湾山顺坡望去,树林果园相互镶嵌,共同昭示着丰收。

  石建全究竟为当地群众干了多少工作,谁也记不清、说不完。农民群众只知道:绿化荒山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意义,是石老汉告诉他们的;植树造林是一条“生财之道”,是石老汉鼓动他们去走的。

  他曾说过:“我死了也要埋在这里,子子孙孙还要种树,就种在我的脊梁上。”

  2017年9月29日,75岁的石建全老人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