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临洮县

柴生芳:丹心照陇中 清芳润民心

 2020/01/19/ 14:57 来源:定西日报

  ■ 本报记者 朱红霞 

  2014年8月15日凌晨,连续工作超过17.5个小时后,人民的好公仆、临洮县原县长柴生芳走完了他奋斗的一生、为民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将生命永远定格在45岁。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定西老百姓心中,去世5年多时间的柴生芳,依然是一个温暖而光辉的名字,虽死犹生!

  党和国家更没有忘记他。5年来,他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等9部委联合授予他“最美奋斗者”称号。

  要问为什么柴生芳能长久活在党和人民心中?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公仆典范:夙夜在公为富民

  十年寒窗,高考状元,北大学子,报效桑梓;一心向学,留学日本,学成归国,谢绝高薪,赤子深情,重回甘肃,心怀人民,奉献定西。回顾柴生芳闪光的人生轨迹,最鲜明的印记是奉献和爱民。

  在定西,柴生芳生前写了满满170万字29本工作日记,在第24册的最后一页,他深情地写道,“我能奉献给你们的,只有热血和汗水。”其实,他奉献给定西人民的,还有他最宝贵的生命!

  庆阳人柴生芳是有着日本神户大学硕士、博士双学位的“博士县长”,却也是曾经贫寒的农家子,农村和农民的贫困让他立下了“想为人民干点事”的志向。于是,2002年10月他拒绝高薪回到甘肃,2006年他又主动请缨,来到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定西市,一干就是8年,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和大爱深情倾洒在了定西大地上。

  柴生芳先后任陇西县副县长、安定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临洮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无论是在陇西,还是在安定,或是在临洮,不管柴生芳职务如何变换,唯一不变的是为民富民的理想和追求。

  “我是农民的儿子!”这是柴生芳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执政为民的座右铭。面对定西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缺资源缺资金的发展困境,柴生芳选择迎难而上。他“出门招商,回家下乡”,换来了招商引资的骄人成绩。

  在安定区,他推进了安定工业园、定西现代物流园、定西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促成了中国(定西)西部汽车城项目的签约落地;在陇西县,他参与筹建了陇西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和李氏文化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在临洮县,他带领干部赴乡镇深度调研,形成了一份数据翔实的140页长的调研报告,为制定精准扶贫的战略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柴生芳事民如父、爱民如母,时时刻刻为民富,所思所想解民愁。

  许多老百姓致富没有发展资金,柴生芳就筹集担保基金并与甘肃银行签订15亿元的金融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使临洮县金融扶贫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这一惠民措施的雨露,如今已经惠泽千万百姓。

  看到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柴生芳就争取实施西南部农村饮水工程,让临洮人告别困扰多年的吃水难题。

  他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头,接待来访群众、入户走访,为群众解决了数不清的难肠事。

  临洮全县54万人中有11万余人是贫困人口。为了早日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时任县长柴生芳几乎到了夙夜在公、废寝忘食的地步。

  车能去的地方车去,车到不了的地方步行去。为了了解贫困状况、找出脱贫路子,柴生芳行程4万公里,足迹踏遍临洮县323个行政村的281个,临洮县南边最偏远的村子康家沟村,东边最偏远的漫洼乡三岘村,北边最偏远的中铺镇王家沟村,都留下了柴生芳走访调研的足迹。

  村头巷尾、田间地头,他与百姓促膝谈心,谈出了发展思路,记下了民生难题。四年间,他写下了29本170多万字工作日记。

  他将每个村的贫困人口、产业发展手绘成简单地图。每个村的村情村况、脱贫产业,他都一一装在心里,变成挂在县政府办公楼会议室里的脱贫攻坚“作战图”。

  地图上,临洮县每个村对应一个图标——洋芋、白菜、鸡、牛……323个行政村,细分为125个产业示范村,130个产业潜力村,每个村都有主导产业。他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精准扶贫全新路线图推动临洮成为全省精准扶贫示范县,将贫困人口从11万人减少到不足5万人。

  精准扶贫的火种,形成燎原之势,福泽洮阳大地。

  “心里要有百姓,责任责任责任!”工作日记中,柴生芳吐露心声。一口干馍、一口开水,永无休止的奔波,连续十多个小时的一线办公,柴生芳用夙夜在公的奉献与热情,推动临洮跑出了脱贫攻坚的加速度。

  “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柴生写在日记中的铮铮誓言。柴生芳生前,没为家人办过一件事;他走后留给亲人的,只有工资卡上区区几万块钱。

  “下午4时30分,在县文化中心主持召开全县捐资助学表彰暨优秀贫困学生资助大会,会议有六项议程。潘晓文全县理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这是柴生芳工作日记的最后一页。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心念念的,仍是老百姓的甘苦冷暖。

  他用奉献诠释了公仆情怀,他用生命践行了初心使命。

  时代楷模:永留清芳在民心

  生命逝去,精神永存。

  每年祭日,临洮岳麓山柴生芳灵前,前来祭奠的人络绎不绝;2019年9月29日,市委书记唐晓明专程赴兰州看望慰问柴生芳同志的遗属;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又授予他“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如今,柴生芳依然活在300万定西人民心中,活在共和国熠熠闪光的荣耀里。

  他用生命书写的敬业奉献、清廉为民的精神,为定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激励着大家守初心、担使命,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奋勇向前。

  他创立的政府常务会“五个不”制度,有效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临洮县发改局副局长吴立耀回忆说,“柴县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学习借鉴的宝贵工作方法和经验,都是符合临洮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

  他推行的“开门办公、马上就办”的工作法,被临洮的干部们继承和发扬;他调研提出“五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思路,成为临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他心系百姓解难题的爱民为民精神,成为临洮干部职工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的自觉行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柴县长用生命书写的这八个字,给我们树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标杆。”临洮县太石镇干部欧红霞说,“柴县长最牵心的就是农民的脱贫,现在临洮即将整体脱贫摘帽,他该含笑九泉了!”

  如今,临洮县323个村的道路已全部硬化,昔日崎岖的山路不见了,平展展的水泥路把一个个大山深处的村落与外面的世界紧紧连在一起,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百姓福祉紧紧连接在一起。

  2019年9月25日,临洮县举行未通客车建制村通车暨“微公交”启动仪式,10辆“微公交”被投放到未通客车的9个行政村,从此临洮县建制村通班线客车率达到100%。

  峡口镇陆家湾村老人李永清高兴地说:“托柴县长的福,先是水泥路通到了村里,现在班车也进村了,我们几辈人的梦想成真了!”

  “柴生芳精神就像一束光,感召着我们砥砺初心、执政为民。”临洮县委书记石琳说,县四大班子领导沿着柴生芳的足迹不懈奋进,2019年在深化脱贫攻坚冲刺清零行动中,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意见建议集中的教育、医疗、住房、垃圾污水处理、产业发展等“急难愁盼”问题,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集中走访联系乡镇和联系村“四类特困对象”,做到了323个村一个不漏,7959户特困对象一户不漏、一人不漏;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干部以柴生芳为榜样,主动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解难题、促发展,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4200余件。

  丹心照陇中,清芳润民心。

  “在我们眼中,柴生芳就是我们的精神明灯!”在临洮,在定西,柴生芳其实一直未曾远去。他的精神之钙,已经熔铸到千万干部群众骨血之中,化作建设新定西、奋进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