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吕瑞芳 文/影
图片拍摄于安定区凤翔镇北廿铺村,图中的这个农户养了10只羊,又领了2只羊。近年来,政府大力扶贫,或者为当地农户修建圈舍,或者发放牛羊。
这些“扶贫羊”大多采用“农户代养”模式,即政府提供资金担保,签订扶贫羊养殖项目代养协议,公司提供基础羔羊,并给予防疫、养殖等技术指导,待羔羊达到出栏条件后,公司回购肉羊,增加农户收入。
其中,公司按照市场价回购肉羊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全程技术指导最大限度减少贫困户的养殖风险,再加上当地玉米、苜蓿等饲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户饲养牛羊的热情不断被激发,养殖占村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扶贫羊 喜洋洋”也成了当地的顺口溜。
相关新闻
- 2019年11月22日出了车间进田间 “扶贫车间”暖心间
- 2019年10月23日“土房”变“别墅”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好生活
- 2019年10月21日健康扶贫带来温暖和希望
- 2019年10月18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甘肃农村带来“致富活水”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