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定西市

逾10万定西贫困人口受益

 2019/09/06/ 15:53 来源:定西日报

  腾岗定向招聘 开创“福州模式”

  劳务协作是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最直接、短平快的重要渠道。在帮扶实践中,我市开创了东西部劳务协作“福州模式”。

  “能考上福州的事业单位,我们贫困家庭的孩子之前想都不敢想。”这是陇西县高校毕业生汪富刚的心里话。2016年7月,他从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县城打工。2017年上半年,经过考试,他成为永泰县同安镇乡镇规划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在每个月工资4500元,这里伙食好,你看我都胖了10公斤。”汪富刚说,“福州是一个改变我们家贫困面貌、改写我人生命运的福地”。

  “这种帮扶方式,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定西市扶贫办主任姚明东对“福州模式”连连点赞。  在往年招聘177名定西贫困生的基础上,今年福州市继续精挑细选出50个事业单位、107个国企单位岗位,定向招考定西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国务院扶贫办肯定此做法是“开了全国先河,是拔穷根、挪穷窝、治穷病的一个重大创新举措”。

  今年,我市还出台一系列东西部劳务协作新政策,春节前后又组织53家企业赴定西7个县区,深入50个乡镇、5个村举办推介会62场,发放就业扶贫宣传材料、提供岗位信息。截至8月底,定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392人到福州就业,占任务数的132.89%;帮助定西各县区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1838人。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对此进行了专题介绍。

  注重生态扶贫 种植“有福之林”

  2017年初,福州市林业局技术干部林宇来到定西,发现这里跟家乡相比,明显是两个颜色:一个是黄色,一个是绿色。他的任务,是协助实施福州·定西东西部协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项目。项目位于定西市区南面,当地人称这里为南山。

  此前,当地也实施过退耕还林计划,但南山的山头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经过多年冲刷,基本没有腐殖质层,土壤营养成分基本为零,加上当地缺水的条件限制,往年的植树造林效果并不理想。林宇和福州林业、水利等部门的技术团队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论证,最终决定用挖大渠、种大苗、浇大水与精细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这一项目。

  两年后,项目所在地附近的几座山头,从黄色变成绿色,最早种下去的云杉有的已长到2米,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福州林”。央视网等曾对此进行专门报道。

  3年来,福州市累计投入资金4459万元,帮扶定西建设生态林超过1.1万亩,生态效益也日益呈现——已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270人次参加务工,并通过从事生态林的抚育、管护工作,进一步增加劳务收入,直接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170多万元,每年可产生生态效益超过2000万元,堪称“有福之林”。今年以来,福州市立足已形成的生态资源,把生态扶贫进一步提升到绿色产业扶贫,支持定西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更加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

  广泛发动力量 坚持“真帮实扶”

  福州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务实协作,持续深入推进定西脱贫攻坚任务。

  福州、定西的人才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定西人民不断转变着发展观念。今年福州市选派了25名党政干部和120多名专技人员挂职支援定西,交流领域从去年的教育、卫生、农业、林业等方面拓宽到金融、园艺、园林、规划设计、电子商务、工程管理等方面。同时,开展了“双招双引、对标福州”千人培训计划,培训定西各类人才4批350人,并帮助定西引进巨菌草种植技术、中蜂养殖技术、香菇反季节种植技术、生态林建设技术,助力定西加快智慧政务、云计算、惠民资金监管平台等建设。

  福州还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福建东南眼科医院“走进定西·光明行动”已让定西近30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在7个对口县区以及永泰、罗源等地,相继建起了定西农特馆,助力定西农产品在我市扩大销售;建设电商平台,鼓励工会消费,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定西高原夏菜、牛羊肉、中药材、马铃薯等300多种农特产品直销福州,实现定西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至8月底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启动“万人帮万户、携手奔小康”行动,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扶贫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转自9月4日《福州日报》)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