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县区聚焦

渭源:“832”模式推动小种子撬动“大产业”

 2025/07/02/ 16:36 来源:定西日报 记者 王亚雄 通讯员 李珑

渭源:“832”模式推动小种子撬动“大产业”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王亚雄 通讯员 李珑

  盛夏时节,走进渭源县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党参、当归、黄芪等道地药材铺展成绿浪翻涌的“药海”,株株挺拔的药苗在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药香。

  今年以来,渭源县紧扣“稳面、提质、延链、增效”总体思路,以“832”种植模式为核心抓手,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健全种子种苗“育繁推”体系、深化全链协同等举措,全力打造西部中药材优质育苗基地,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渭源县五竹镇五竹村的中药材育苗基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任永阳正蹲在育苗田边查看党参苗长势:“今年,我们大力推广中药材‘832’种植模式,在五竹村建设‘穴播育苗法’技术推广示范基地50亩,种子提纯复壮基地30亩,通过‘核心示范+技术推广’,带动全镇中药材育苗面积达500亩以上。”他所说的“832”模式,即“户均发放8斤种子、育苗0.3亩、来年种植2亩以上”,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支撑双轮驱动,让小农户与大产业紧密联结。

  今年,渭源县投资1400万元实施中药材稳面提质增效行动,“832”模式在全县落地生根,示范带动全县开展中药材育苗4620亩,建成提纯复壮和种子繁育基地0.65万亩,全县育种面积达4万亩。“通过‘党支部+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五位一体’模式,在全乡建成2500亩标准化产业基地,辐射带动种植1.3万亩以上,同步建设提纯复壮田30亩、药肥实验田20亩。”田家河乡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李延禄介绍,全链协同的发展模式正让中医药产业“根系”更发达。

  “我们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产地加工车间+基地+农户’五位一体模式,引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与传承中心,目前已实现20多家加工企业基地共建、数据共享、联网共赢。”渭源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东生说。

  同时,渭源县新建标准化种植基地9个,24家企业申报建设GAP基地14.7万亩(已完成8万亩申报);按照“南部当归、北部党参、川区黄芪”的区域布局,建成万亩片带3个,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占比超88%。张东生表示,下一步将锚定建设“全国道地中药材大健康产业基地”目标,主动融入全市“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建设,聚焦种植技术提升、产业链延伸、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从“一棵苗”到“一条链”,渭源县以“832”模式为笔,在陇中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中医药产业振兴的壮美画卷。随着全产业链的不断深化,这抹药香必将飘得更远、更久,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