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技能培训让群众端稳“吃饭碗”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蔡峰
“以前我虽然接触过电焊,但由于没有专业技术认定证书,一直找不到稳定工作。今年,我参加了县上的电焊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了操作证和技能等级证书。现在我在一家汽修厂上班,收入也比以前可观。”漳县三岔镇吴家门村村民汪麦换说。
在漳县像汪麦换这样通过培训实现稳定就业的群众不在少数,他们许多人从就业困难人员转变为企业争抢的技能人才。
稳就业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漳县以加强技能培训服务为抓手,以提升培训质量为重点,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着力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开拓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薪”天地。
走进漳县贵发工艺品有限公司制作车间内,制作工人杨宝华一边制作假发,一边说:“我以前每天在家带孩子,没有经济收入,现在在公司制作假发,月工资能达到3000多元”。
杨宝华一家过去的开销,主要靠丈夫在外干装修。随着两个孩子的长大,家庭各项开支增加,她想找份工作贴补家用,但苦于没有手艺,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免学费、免生活费、免住宿费……听了村干部细致的讲解,杨宝华动了心。翻开培训课程目录,家政服务、农业种养、烹饪、特种装备操作等专业培训赫然入目。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和就业意向,她选择了假发钩织,并通过培训后实现了稳定就业。
在漳县像杨宝华一样通过假发钩织培训后实现稳定就业的还有200余名妇女群众。
漳县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与群众意愿,开设家政服务、电工、焊工、挖掘机、手工艺制作等多领域的培训课程,让劳动者和用工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助力群众端稳“技能饭碗”。2025年,全县累计有880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就业增收。
“我们开展培训就是让群众所学即所用,提升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邀请专业讲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确保每位学员能够真正掌握实用技能。”漳县人社局副局长朱爱红说。
同时,漳县还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定期举办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丰富的岗位选择。同时,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措施,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在漳县,一个个特色技能培训品牌,犹如一张张就业名片,不仅在市场站稳了脚跟,也逐渐成为群众就业创业致富的金字招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08日嘉峪关:完善培训体系推动干部教育走深走实
- 2025年04月29日【摄影】清风徐来花正艳 水碧山青展新姿——2025全省新闻通讯员培训清水县新闻实训优秀作品选登
- 2025年04月25日技术革新 标准引领 产教融合丨2025西北印刷质量管控深度服务培训会在兰举办
- 2025年04月24日打造“培训—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 甘谷县全方位推进就业创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