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县区聚焦

临洮:移风易俗“三部曲”奏响乡村振兴文明乐章

 2025/03/27/ 17:13 来源:每日甘肃网

  在辛店镇康家崖村的文化广场上,一面“红白喜事新办流程图”展板前围满了村民。“以前办喜事要借20多顶帐篷,现在按流程图操作,既省钱又省心。”村民王大爷指着展板上的“八宝饭婚宴”示意图感叹道,这是临洮县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

  龙门镇:“好婆婆”评选激活家庭文明细胞

  在龙门镇石家铺村的“好婆婆故事会”上,55岁的梁少应戴着大红花分享婆媳相处之道:“儿媳妇怀孕时,我每天变着花样做营养餐;孩子满月时,我们家只摆了三桌家宴。”她的故事让台下的婆媳们频频点头。村民马秀兰深有感触:“以前总觉得嫁女儿要风光,现在看到梁大姐家看着操办简单但礼数不减,气氛也有,我儿子结婚时也要学他们。”

  该村创新“婆媳互评积分制”,将家庭和睦、移风易俗等纳入积分体系。村民周桂芳展示着刚兑换的电热水壶:“我家因为丧事简办得了100积分,现在超市里米面油都能用积分换,既光荣又实惠。”目前,全镇已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家庭236户,带动500多户家庭转变婚丧观念。

  中铺镇:“八宝饭婚宴”破解面子困局

  临洮县中铺镇创新实践,打造出“一碗八宝饭办婚宴”的新模式,成功解决了农村地区筹办红白喜事中的各种陋习问题,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也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现在办喜事,我们提前到红白理事会报备登记,并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中铺镇红柳村村民李吉太展示着手中的备案回执单。他儿子上个月的婚礼一桌仅用一碗八宝饭就把庄上的人招待了,喜庆的氛围也丝毫未减,亲戚们都说这样既热闹又不铺张,比以前吃剩一大桌好多了。

  “去年给儿子办婚礼省了3万多元,今年用这笔钱买了农机农具,种地效率提高不少,收入也增加不少”,中铺镇大石头村村民张天宁对此深有感触。据悉,该镇全面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对简办婚事的家庭给予表扬,引导村民抵制陈规陋习,践行文明风尚。

  全县域:“三治融合”构建文明新风尚

  临洮县大力推行“三委治村、六会理事”模式,规范323个行政村和12个社区的红白理事会运行,落实“一承诺一报备”制度,推动婚事简办、丧事俭办成为社会新风尚。

  “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十个一’关爱行动,让文明实践有广度、有深度更有温度。”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付林介绍。2024年,全县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场,创新举办了“5.20青年联谊会”“七夕中式婚礼”等特色活动。

  在太石镇三益村的“移风易俗主题公园”里,村民自编自演的《花儿唱新风》正在上演。“过去办丧事要杀三头猪,现在只用一头;过去要摆二三十桌酒席,现在普遍只招待走得近的亲朋好友,桌数缩减近半,经济负担减轻了很多。”村民赵有才喜滋滋地算起经济账,“省下的钱用来修了门前这条路,大家都受益。”

  如今,辛店镇将移风易俗纳入“美丽庭院”评比,连儿湾乡的“道德银行”已存储文明行为1.2万件,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参与”,临洮县正以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晏瑞祖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