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县区聚焦

陇西:构建全链条体系推动城市“垃圾革命”升级

 2025/03/27/ 09:03 来源:定西日报 记者 莫红霞 通讯员 刘飞霞

陇西:构建全链条体系推动城市“垃圾革命”升级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莫红霞 通讯员 刘飞霞

  近年来,在“无废城市”建设浪潮中,陇西县创新打造“前端分类投放、中端智能收运、末端资源化处理”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推动城市“垃圾革命”升级。

  走进陇西县丽苑新城小区,垃圾分类设施与整洁环境相得益彰。物业办公室主任王景荣介绍,小区通过“网格化保洁+文明引导”的治理模式,建立“日清日洁”作业机制,通过积分奖励制度激发保洁队伍积极性,配合常态化入户宣传,已形成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我们小区设置了6处生活垃圾回收点,每个垃圾点合理配备了垃圾分类桶共计120个。通过垃圾分类的宣传,对广大住户潜移默化地进行文明风尚的引导。”王景荣说。

  城区街道上,垃圾收运车正沿既定路线巡回作业,车载广播系统循环播放垃圾分类知识。这种“移动宣传+定时收运”的创新模式,让文明理念悄然融入市民生活。

  市民王潇说:“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自己分类,不乱扔垃圾了;大家都有环保意识,城市才会变得更美丽。”

  在智慧化升级的陇西县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数字化控制中心正实时监测着垃圾处理全流程,自动压缩设备配合智能除臭系统和物联网监控平台,不仅是垃圾减容的物理空间,更是数据采集的智慧中枢,也是连接“垃圾革命”前后端的关键枢纽。

  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负责人淡大龙介绍说:“中转站配备SC260全自动水平式垃圾压缩运行设备2套、25吨钩臂罐式垃圾转运车4辆及20立方米垃圾罐式集装箱6个,一天处理垃圾量180余吨,有效提高了对城市垃圾的处理能力。”

  而在定西鹭江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全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终点站”,将“城市代谢物”通过焚烧转化为35万度绿色电能送往千家万户,减容率达90%,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李宗银告诉记者,正是全民参与前端分类的“关键小事”,才成就了他们末端处理的“生态大事”。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城区餐厨垃圾直接填埋和排入城市管网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陇西县在首阳镇投资6324.35万元,建成餐厨垃圾处理站一处。目前,各生产线已调试完毕,即将启动运行。

  “我们设计能力(每天)在28吨。目前主要负责县城内和文峰镇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把部分废油作为再生资源,对残渣进行一定的处理,生成有机肥料供给农村使用。”甘肃嘉年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陇西县餐厨垃圾处理站负责人席文斗说。

  从“一袋垃圾”的分类投放,到“一条产业链”的循环再生,陇西县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全民参与”的治理共同体。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建成智能垃圾中转站3座、餐厨处理站1座、垃圾焚烧电厂1座,配备分类垃圾桶5000余个,培育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6个。在城区共设置150个定点垃圾箱及垃圾台,投入各类环卫车辆134辆,回收4000家商铺、75个小区及194家企事业单位的各类垃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