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县区聚焦

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西川分校:扬帆启航正当时 不负韶华再出发

 2024/12/31/ 20:2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刘峰 张建强

  □ 刘峰 张建强

  通渭,一个以“诗词书画艺术”而久负盛名的西北县城,“教育”却是这方土地上真正的“根”。通渭人爱字,也重视教育,许多通渭人家高大的木门上漆写着“耕读第”三个威风的大字,邻里如此崇学,引人赞叹。

  一条牛谷河汩汩流淌,如彩带横亘于通渭大地上,串起无数的珍宝……毫无疑问,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西川分校就是这串珠宝上最耀眼的一颗。

  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西川分校位于通渭县西城区,靠山临河,交通便利,四季风景优美。学校始建于2021年,2023年8月建成招生,是一所以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的九年义务教育公办寄宿制学校。

  作为一所新学校,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西川分校的硬件设施在建设之初就得到全面提升与加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快车道”。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宗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紧盯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聚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设计、强化教研教改、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等重点内容,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坚持五育并举融合,主动作为、开拓奋进,坚定不移走好守正创新之路。

  学校现有教学班35个、学生1657名,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村学生,1657名学生全部享受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对六至九年级实行寄宿制管理模式。办学一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食宿品质提升与文化建设,将食宿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抓手,逐步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回应广大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厚望与期盼。

  体教融合氤氲书香满校园 落实“双减”助推扩优与提质

  学校抓紧抓牢教学质量之“魂”,立足课堂,确保“双减”工作有底气,真正落实“减量不减质”,在着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上,积极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坚持“以生为本”,深层次研究课程标准,加大教研力度,强化教改落实,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学校以“骨干教师示范课”“组内教研活动”等形式规范教学行为,以检视教师课堂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促进教学精细化管理助推全校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

  在课堂之外,学校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参与其中,培养个性品质的同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实效和创新的作业设计等关键举措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参与体育、艺术等活动的时间充足,身心发展更加全面,体测数据得到明显提升。

  五育融合社团之火可启智 以文化人家校共育可润心

  为进一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学生风采,促进家校共育,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添彩。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兼融合,在开齐开足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基础上,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主,围绕兴趣培养、特长发展,开设了科普、艺术、体育、学科等各类拓展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多种学习、展示、成长的平台。周一至周三课外活动24个社团活动同步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作为课后服务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也让课后服务成为了培养核心素养的第二课堂。

  多措并举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成立家校共育委员会,制定家校共育方案,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教师家访等系列活动,家校协作,加强沟通,为学生心理赋能,化解家长忧虑,倾听家长诉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守正创新勤苦奋进天不负 行稳致远蟾宫桂香金榜名

  办学一年来,西川分校各项工作已走上规范化运行的轨道,获得了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肯定和赞誉。学校先后被定西市教育局授予“定西市书香阅读示范校”,被通渭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通渭县教育局、通渭县体育运动中心授予“通渭县体教融合试点学校”,被通渭县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县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通渭县委、县政府授予“2023—2024学年度全县教育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在2024年城区七校教育集团第二届足球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11月,入选中央电教馆第二批“领航社”素质教育项目,成为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第二批试点学校。

  红烛谱写希望诗,春蚕编织锦绣篇。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西川分校,一所充满活力、追求卓越的新学校,正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个有梦想的孩子。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用心、用情、用爱成就有温度的教育,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