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安定区

扁担悠悠

 2022/01/18/ 12:26 来源:定西日报 作者:肖进雄

  □ 肖进雄

  冬至过后,天气愈发寒冷,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冬的气息。浓霜像白色的乳胶漆,趁着夜色将赵家岔村的沟沟坎坎全部涂刷了一遍,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的绒毯,树成了白树,草成了白草。太阳从云缝里探出头时,多棱状的白霜就会被折射得荧光四射。

  冬至节后第四天,我早早起了床,准备去贾志贤家,他是2015年的脱贫户,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家刚一建档就马上脱贫了。推开村部宿舍的门,一股寒气瞬间裹袭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抬眼望去,只见到处白茫茫一片,村部门口张振伟家的大树全部变成了白色,树枝上仿佛缠绕了好看的白色飘带,又是一个浓霜天。我系紧衣服扣子,便出了门,落满霜的路面上留下了我的一串串脚印。拐过几个巷道,我来到了贾志贤的家,拴在大门口的小黄狗冲着我直叫,它脖子里系着绳子,由于来回奔跑,在地上画出一个扇面形来。

  听到小狗的叫声,贾志贤从院子里奔了出来。看见是我,他很热情地伸出手来,我连忙喊他“贾爸”,伸出双手握住他的手。这是一只非常粗糙的手,手上的皮肤恰似老榆树的树皮,皴裂开的手纹里填满了土垢,掌心都是死皮。他热情地拉着我进了院子,经过他家门廊时,左侧墙壁上悬挂着的一根扁担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根竹板做的扁担,两头的铁链子挂钩已是锈迹斑斑,链环中间的蜘蛛网上沾有几瓣小麦皮,随着进出人扇出的气流轻轻摇晃着,竹板上横着的裂纹呈“几”字形密密麻麻排列着,扁担静静地挂在墙上,一副沧桑的模样。

  我和贾志贤认识很久了,但来到他家却是第一次。以前我们都是在村部见面,每次都要聊好久,他非常健谈,他家的情况诸如子女、种养收入、住房饮水、产业发展等等,我都非常了解。贾志贤个头较矮,脸膛黝黑,岁月将他的额头刻满了皱纹,今年已经六十八岁的他依然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屋里屋外,用村里人的话说,他一辈子爱劳动。

  贾志贤家的院子已经被清扫过了,非常干净整洁,走进堂屋,两面的侧墙上贴满了他的孙子的奖状,正中间挂有其母亲过寿时的丝绸匾额。炉膛里的煤火燃得正旺,他一边拿着抹布将炉盘擦拭得锃亮,一边跟我攀谈起来。

  家长里短说了好多,好奇心促使我问到了他家门廊里挂着的那根扁担。一提及扁担,他笑了,笑过之后,他恢复了严肃状,给我讲述了这根扁担的故事。原来,那根扁担记录着他的年轻时代。

  年轻时的贾志贤,非常吃苦耐劳,虽然个头矮,但力气特别大,身子硬朗灵活,走路像风一样快,因脸黑有人称他为“黑旋风”。当时,他使唤着村里最强壮的一对骡子在前面犁地,地里需要好几个人给他当配角,施肥、撒种……他把自己的力气大归结于饭量大,一顿能吃好几碗饭,看到我因惊奇瞪大眼睛的样子,连忙解释说,虽然他吃得多,但他能以一当十,特别能干活,因此大家都愿意喊他帮忙。

  他说自己那时能挑着六十公斤的粮食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日行四十多公里。我听得入神,他讲得投入。说实话,我很难将那个强壮的年轻人与眼前这位老人联系起来,但我又非常相信他的话,因为现在的他时常拉着一辆架子车健步而行,要么往家里拉苞谷秆,要么往地里运粪土。他说,那时候没有便捷的路可走,运送物资主要靠肩挑背背,他和村子里的年轻人是运送的主力。因为他挑工实在厉害,大队给他奖励了一根扁担,就是现在挂在门廊里的这根。当时这根扁担浑身泛着青光,挨肩的这边非常光滑,两个铁挂钩做工非常精致,他从此告别了用柳木棒挑东西的历史。就这样用扁担担了好多年,终于有一天,路通了,机械化时代到来了,用柳木棒挑东西、扁担担东西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贾志贤告诉我,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新疆成了家,一个在兰州打工,都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通过奋力打拼在当地买了房子,日子过得很红火。现在,他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气,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干劲,充满了底气。

  为了纪念过去的那段扁担上的悠悠岁月,他把那根扁担挂在门廊里,给孩子们看,给自己看,给出进大门的人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