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渭源县

渭源:信心满满备春耕

 2021/03/03/ 17:24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何春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何春喜

  正月十五,渭河源头阳光普照,才下的一场春雪消融殆尽,大地一片朗润。

  一大早,会川镇新城村汤家滩社村民汤榜泉家开始忙活,为即将开始的春耕作准备。

  “时间不等人,备耕要趁早。今年,家里的当归苗、党参苗和化肥都已筹备好,我准备再种3亩当归和4亩党参。”汤榜泉满怀信心地说。

  因为地里很湿,还不能下地。汤榜泉便抓紧把去年收的十几袋粮食拿出来,在院子里晾晒。

汤榜泉把去年收的粮食拿出来晾晒。

  之所以这么有干劲,是因为这是汤榜泉家脱贫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

  汤榜泉家有5口人,父母都上了岁数,2007年汤榜泉因腰椎病做了手术,2017年妻子又因胸椎病做了两次手术。几年前,汤榜泉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汤榜泉一家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妻子两次手术花费了10多万元,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都已全部报销,一家人还享受着二类低保。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汤榜泉鼓足干劲,积极种植中药材,农闲时还在附近的扶贫产业园务工。去年,他们家人均收入达到7400元,成功脱贫。

  女儿去年考上了临夏现代职业学校。“孩子上学免了学费,还享受了雨露计划3000元的补助,政府对我家帮助太大了!”汤榜泉感激地说,春天来了,要从春耕开始做好,把日子越过越好!

  保证农户春耕备耕有序进行,做好农资供应是关键。

在渭源县会川镇沈家滩村的农资销售点,前来采购农资的农户络绎不绝。

  距离汤榜泉家不到5分钟车程的沈家滩村支巴社,就有一个大型农资销售点。进入3月份,销售点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

  村民田国鼎经营着这家农资销售点,已有二十余年。去年,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看最近的生意,今年也不会差!”田国鼎说。

  正如田国鼎感受到的,据村里初步摸底,今年沈家滩村种植中药材的面积有所增加,农户化肥的需求量也大了。

  对此,会川镇贯彻落实县里春耕备耕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去年的成功做法,从2月18日开始,积极开展合作社农资团购行动。

  镇里充分发动镇村社干部的力量,开展群众春耕化肥、农药、种子等物资的需求摸底,在群众自愿的情况下,联合各村合作社,积极与省供销联社等单位对接,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

  同样开始忙碌的,还有合作社。

祁家庙镇田园生态农业合作社里,菌棒养菌已经全部成熟。

  “元宵节一过,合作社又开始忙了,有些事情要提前联系。”临近中午,祁家庙镇田园生态农业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焦胜的电话一个接一个。

  焦胜介绍,去年合作社经营状况很好,100万棒菌棒的成本已全部收回,为群众发放工资达100多万元。今年,20个养菌棚生产的100万棒菌棒全部养菌成熟,4月份就可以上架出菇。

  据了解,祁家庙正衔接落实相关项目,准备在大寨子村和边家堡村再建10个出菇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张永维和工作人员正忙着查看种薯的存储情况。

  在五竹镇五竹村的渭源县南部洋芋专业合作社的仓储库内,合作社负责人张永维和工作人员正忙着查看种薯的存储情况。

  “最近是农户上交种薯的高峰期。合作社带动了五竹镇渭河源村、五竹村、黑阴沟村、郭家山村的500多户农户,预计有1600多吨种薯。”张永维说。

  “去年,我种了20多亩的种薯,收入了6万多元,今年准备再多种几亩。”在合作社交种薯的五竹镇渭河源村村民郭彦青说。

  今年,渭河源村计划再建设150亩的良种种植基地,同时借助渭河源景区的优势,建设100亩油菜种植基地,助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何春喜 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