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定西市

定西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21/02/22/ 17:06 来源:定西日报

  定西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202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41.36亿元、比上年增长4.4%,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8%,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0.5%,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1%,居全省第7位;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6万元和8843元,增长5.3%和7.5%,居全省第3位和第7位。

  (一)脱贫攻坚全面收官。落实各类扶贫资金61.55亿元,贫困家庭失学辍学学生应返尽返,农村供水不稳定问题全部解决,“四有人员”危房整治全面完成,通渭、临洮“三镇六村”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成效明显。完善“551”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健全“7+X”产业全覆盖体系,因地制宜发展8个新型扶贫业态,建成高标准农田13.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59.4万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贫能力持续提升,贫困户产业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六成以上。新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5万个,新建扶贫车间94个,30.8万贫困人口实现外出或就近就业。“三专一平台”等消费扶贫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带动销售农特产品10.28亿元。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福定东西扶贫协作力度持续加大,投入帮扶资金7.51亿元,实施项目375个。剩余4.16万贫困人口、11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安定、陇西、临洮、渭源、漳县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通渭、岷县整体脱贫摘帽。定西从此撕掉了“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标签!

  (二)疫情防控慎终如初。紧盯“六返”人员,把牢“四道”防线,在全省率先设立集中隔离点、率先运用中医药全程参与治疗、率先治愈首例确诊患者,9名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出现二代传染、聚集性传染和医务人员感染。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针对性采取“1+6”“3+6”措施办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三)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工程43.9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571万株,面山绿化17.45万亩;渭河源林草生态扶贫巩固提升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统筹推进城市绿化,实施城市生态加密和景观提升工程,栽植各类苗木376万株。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严守耕地红线,新修梯田12万亩,除险加固病险淤地坝19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0平方公里。完成保护地矿业权退出及矿山恢复治理39宗。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超过98%;河湖长制全面落实;“三清一改”专项行动成效明显,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全面完成。创建清洁村庄654个,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理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

  (四)项目建设高效推进。落实项目管理“六张清单”,抓实项目集中开复工,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878个。创新建立项目包抓“1+1托5”机制,谋划项目122个,招引落地139个,为71户企业纾解困难113个、破解融资难题54个。争取到位预算内资金9.4亿元、专项债券资金23.86亿元。渭武高速定西段除木寨岭隧道外全线通车,通定等三条省级地方高速完成投资95亿元,S10凤合高速马坞至西寨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兰汉十、兰平庆高铁纳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引洮一期和二期配套、重点河道治理等36个水利项目顺利实施。“一城两港两中心”规划编制完成,甘肃(岷州)国际陆港启动建设,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落地实施。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定西中心城区风貌规划等11个专项规划批复实施。240个“十大城建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五)产业发展加快转型。工业发展“333”行动计划有效落实,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9个、技改项目65个,完成工业投资38亿元,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户。全市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完成修编,实施基础配套项目41个,建成标准化厂房5座、污水处理厂3座。陇西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岷州不夜城等高品质夜市建成运营。陇西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成投用。马铃薯、草牧、果蔬标准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5个。十大生态产业实现增加值109.5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8%。

  (六)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力推进,精简下放市级政务服务事项146项,“不来即享”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基本实现“一网办”“掌上办”。“不见面招投标”顺利推行。商事登记实现“全市通办、异地可办、当日办结”,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2.68万户、增长31.8%。陇西“四办”基层政务服务被国务院办公厅肯定推广,定西电子政务云平台被认证为西北唯一的全国增强级可信云,市政管局被列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14个联系点之一。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融资33.74亿元。成立全省首家首贷中心,发放贷款12.97亿元。定西国投10亿元企业债券成功发行,创造了我市资本市场融资“三个第一”的新突破。市政府荣获2019年度省长金融奖。

  (七)民生保障加快改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86亿元,支持1.08万人自主创业,输转城乡劳动力65.3万人。新建“巾帼家美积分超市”227个。农村适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全覆盖。新建配建城区幼儿园29所,442个农村“两类学校”、教师周转房、“温暖工程”等项目全面建成,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显著提升。8所中等职业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率达到95%,甘农大应用技术学院中职本科一体化办学试点稳步推进。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全面加强,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25家,新建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4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45个。市中医院上划市级管理并挂牌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20家医院建成远程诊疗体系,17个基层中医馆建成运营。“智慧医保”全面推广,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提标政策全面落实,发放救助补助资金13.13亿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效保障。

  (八)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七五”普法成效明显。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市县乡综治中心全面建成运行,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信访积案妥善化解。“八类主要刑事案件”持续下降,“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正在公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战果,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

  二、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根据市委四届第十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和《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超过600亿元、年均增长6.7%以上,实际工作中力争达到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大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生态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生产总值比重与全省持平,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森林覆盖率达到12.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基础支撑保障显著加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陇中特色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普遍改善。依法治市迈出坚实步伐,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到二〇三五年,全市经济总量比2020年翻一番、超过一千亿元,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突出乡村振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过渡期,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产业兴旺为突破口,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样板。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突出绿色崛起。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城乡面山绿化和城市生态加密提升,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扎实推进渭河源生态林草扶贫巩固提升项目,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突出创新驱动。紧紧扭住科技创新第一生产力,充分发挥政府组织者、推动者作用,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创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新型县(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核心,紧盯生态产业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加快融入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

  ——突出工业强市。实施工业发展行动计划,紧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改造升级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12户、超5亿元企业16户、超亿元企业50户,形成5条百亿级产业链、3条十亿级产业链,将定西、陇西、临洮3个经济开发区打造成“百亿级开发区”,漳县、渭源、通渭、岷县4个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分别打造成20亿、30亿、40亿、50亿级园区,促进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翻番升位。

  ——突出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市民化质量为关键,优化城镇功能布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城市管理体系。依托陇海、兰渝两大发展轴,主动融入兰西城市群和大兰州经济圈建设,加快推动县城向城市转型,发展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节点城镇集群,有序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构建“一主三副、两带两轴、多点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突出投资拉动。坚持项目为王、基础先行,全力推进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和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不断做大有效投资,加快补短板、夯基础、增后劲。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县县通高速”、力争“县县通铁路”和民用机场“零”的突破。加快完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建设甘肃中东部重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积极推进“数字定西”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数字化城市。

  ——突出环境优化。增强环境就是生产力意识,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加强营商环境评估考核体系应用,完善“不来即享”服务机制,推进可享政策和服务扩面提标。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区域性供应链金融先行示范区,积极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提供更好融资支持。

  ——突出开放合作。发挥定西“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坚持高质量走出去与高水平引进来相结合,加快推进“一城两港两中心”建设,深化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关天经济区协作交流,提高经贸、投资、人才等方面合作水平,加快构建向西为主、向南连接、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突出社会管理。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制度建设,切实履行好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责。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劳务支付保障、创新激励增收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文化、体育、生态和供热、供电、供水、供气等重点领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制度设计,促进各项制度协调高效和有机衔接。优化公共领域事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制度建设,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定西”建设,用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