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通渭县

情恋桑梓拓新途——记通渭县常家河镇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第二届“情暖定西”典型人物入选者常海增

 2021/02/05/ 17:02 来源:定西日报 记者 杨晓军

  ■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杨晓军 

  因为贫穷,15岁时就背着行囊离开了常家河镇。知天命之年,他的脚步再次踏上了故乡的热土。

  常海增,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汉子,一位在外打拼事业有成的民营企业家,是什么让他如此眷恋这块生他养他的地方?

  回乡创业投资5000余万元打造千亩山楂产业园,不仅为了心中的诗和远方,更是为了造福当地百姓的桑梓情怀。

  贫穷的记忆刻骨铭心

  常海增出生在通渭县常家河镇胜义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间家里住的是不足40平方米的土坯房。母亲常年有病,全家只靠父亲在生产队挣点工分,换成秕麦油渣养家糊口、艰难度日。兄妹5人,他排行老三,由于家里太穷,直到13岁才第一次踏进学校的大门。

  好不容易盼来了上学的机会,可是贫穷的生活再次阻挡住他通往梦想的道路。仅仅上了两年学,就因为父亲借不到2元钱的学费,他又辍学了。

  由于生活难以为继,15岁那年,常海增跟着村上的几位乡亲踏上了打工之路。

  15岁,在大人眼里还是孩子。可是,由于家里太穷,常海增别无选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在建筑工地从事重体力劳动,加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饭让常海增备受煎熬。每天一下班他就守在工地附近的一家牛肉面馆门口,眼巴巴地盼着食客们吃完饭能留下一口汤。“那时,我最嫉恨吃完饭连一点汤都不留的人。”常海增笑着说,因为当时从村里出来打工的老乡都很穷,他要饭吃饱后还想给一块的工友打包提一点回去。

  常海增回忆说,打工那几年吃的苦、受的罪真是刻骨铭心。由于没技术,只能在建筑工地搬砖、抱瓦、扛水泥,干的都是最累、最苦、最脏的活,而且没地方睡觉,有时候就在公共厕所躲避风寒。

  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小小年纪在外打拼的常海增经常给家人报喜不报忧,再多的苦都是一个人默默去承受。正是打工的这段艰辛经历,不断鞭策他汲取向上的力量。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奋斗,常海增创办的甘肃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资产上亿元,业务范围覆盖工程建筑、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商贸市场、幼儿教育等。

  他创业成功了,但一片赤心却另有归处。

  向善的力量闪耀光芒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于常海增来说,他心心念念的始终是那些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每每回想起小时候自己因为2元钱的学费而辍学的经历,他就黯然神伤。

  本世纪初叶,通渭县常家河镇经济发展还很落后,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农村孩子因贫辍学的现象十分普遍。从2009年开始,常海增在家乡的常河中学设立助学金,用于资助一些家庭遭遇变故而上不起学的单亲家庭孩子和孤残儿童,直至考上大学。每年秋季开学,他都会专程来到学校为孩子们送去学费、生活费以及过冬所需要的棉衣,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截至目前,他所资助的孩子近150人,资助金额23.6万元。

  2013年,常海增积极响应省工商联发起的“民企陇上行”活动,向省内1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10万元,树立了统一战线民营企业家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光辉典范。

  2016年,在定西市工商联发起的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中,常海增又向17名大学生发放助学金9.6万元。

  从2009年至今,常海增连续10多年为考上大学的公司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36万元,累计资助了70多名大学生。

  常海增相信,唯有教育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唯有读书贫困地区的孩子才有出路。当阳光照进现实,许多孩子因为受到他的资助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年,常海增收到的感谢信有厚厚的一摞,每一封信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莘莘学子的感恩之情。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常海增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从20年前发动社会捐款修建起通渭县农村小学第一栋教学楼,到争取资金硬化道路方便孩子上下学,发动乡亲们推山修路、建文化广场,多方筹资给常家河镇街道和部分村社安装路灯200多盏,四川雅安大地震时向灾区捐款1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通渭县人民医院捐赠价值52万元的负压救护车用于患者救治,每年春节给常家河镇胜义村的“五保”老人送去米、面、油……一桩桩、一件件,都凝聚着一种向善的力量。

  桑梓的情怀浓烈醇厚

  少年的坎坷让常海增对生活有一种独特的理解,对故土桑梓有一种独有的情怀。

  在外打拼多年,常海增终于摆脱了自身的贫困,成为让人羡慕的大老板。但是,每次回农村老家,看到亘古未变的满山荒凉和乡亲们在贫困的泥淖里挣扎,常海增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难过。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自己能做点什么贡献?常海增反复思考着,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愿望,他要带着村里的老乡一起脱贫,过上小康的日子。

  可是,村里没有产业,要脱贫谈何容易。一个偶然的机会,常海增了解到种植山楂效益不错。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可带动乡村旅游,何乐而不为?

  他立马派出团队赴山东等地考察,并请来山东省林科院的专家到常家河镇实地评估。经过评估,专家认为常家河镇海拔较低、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各项条件都符合山楂种植。而且,山楂树耐寒、耐旱、耐贫瘠,树龄长达200年,平时也不需要过分修剪,易于管理。山楂果采摘期长,耐储存,药食同源,市场空间广阔。

  专家的意见让常海增吃下了定心丸。成立合作社、规划产业园、流转土地、引进树苗……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2018年底,常海增注册成立了通渭县常家河镇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流转南河村1000多亩山坡地,计划打造千亩山楂产业园,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的“山楂小镇”。2019年,合作社从山东引进5万株山楂树,移栽到昔日光秃秃的荒地上,使黄土地披上了绿“衣裳”,小山村一下子变得生机盎然。

  “栽树的时候,那个场面可太壮观了,五六百人一派繁忙,平整土地、挥锨挖坑,大家有说有笑,非常热闹。”回忆起栽树时的情景,常海增显得很激动,因为他对这些小树苗寄托了太多的情感,每一株都是致富的希望。

  2020年,山楂树挂果了!看着一颗颗红彤彤、圆溜溜的山楂果挂满枝头,常海增百感交集。

  “说实话,2018年搞山楂产业园规划时心里还是有点担心,万一失败了咋向老百姓交代呢?”常海增身上始终有一种不服输、敢担当的韧劲。

  秋日,俯瞰“山楂小镇”,万山叠翠点点红,千亩山楂产业园红彤彤一片。山楂红了,老百姓的日子火了。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小山楂给他们带来了好“钱景”。

  “以前,我们这里只能种些洋芋、小麦、玉米,辛苦一年也没多少收入。现在,成立了合作社,种了山楂之后家乡变美了,我还能就近打工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常河村的周改凤满脸洋溢着笑容。

  王庄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映乾,老两口种了一辈子庄稼,现在都年过古稀,用他们的话说“苦不动了”。正当他们为生计发愁的时候,村上成立了福兴德合作社,他和老伴都到合作社务工,主要工作是田间锄草和采摘山楂,两人一天收入200元。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家里还建起了砖瓦房,生活非常幸福。

  胜义村村民窦锦鸿,是一个80后宝妈,由于因病致贫,2013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加入福兴德合作社后,勤快的她种芽苗菜、摘山楂、接待中心当服务员,哪个工口缺人随时就能顶上去。现在不仅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目前,老百姓除了在产业园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外,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增收。常海增说:“为了充分考虑土地增值的问题,我们每亩土地的流转费按400斤小麦价折算,每年随行就市。5年后,老百姓既可以选择按小麦折算固定收益,也可将土地直接入股合作社,按年均30%持股分红,共享合作社发展收益。”

  2019年以来,“山楂小镇”每年带动常家河镇胜义村等四五个村子的400多名贫困群众在产业园实现了就近务工,稳定增加收入。特别是一到暑假,山楂园里采摘山楂的有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提着篮子穿行在树丛间,一片欢腾的劳动场面。

  曾经,因为生活所迫,乡亲们颠沛流离、漂泊在外;如今,有了致富产业,乡亲们返乡筑巢、振兴乡村。

  看着满山红如宝石的山楂果,听着产业园内不绝于耳的欢笑声,常海增高兴得像个孩子,整天乐呵呵地和村民一同劳动,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千亩山楂园还不是常海增产业发展路上的终点,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算盘。

  按照《通渭县福兴德田园综合体整体规划(2020—2022)》,三年内福兴德合作社计划投资1.56亿元,将山楂产业园规模扩大到3000亩,同时建成集山楂深加工、鲜果贮藏、山楂苗木培育和光伏发电、木耳种植、樱桃采摘、电子商务、餐饮住宿、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配套建设集传统农耕生产展示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乡村记忆博物馆。

  目前,福兴德田园综合体已完成千亩山楂产业园和德源祥特色采摘产业园的建设,在常家河镇胜义村、南河村累计投资超过5000万元。

  投资这么巨大,而且短期内见不到什么经济效益,常海增到底是怎么想的?

  “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以后,乡村振兴是农村发展第一要务,投资农业的方向没一点问题,现在还见不到效益的主要原因是产业规模太小。”常海增说,2020年是山楂挂果第一年,采摘鲜果5万斤,这么点产量就连全市手工作坊加工冰糖葫芦的山楂用量都保证不了,何谈给省内外大型制药企业和中药加工、食品加工厂家供货?

  “所以,还得依靠农民这个最大主体,通过合作社免费提供树苗并保底收购山楂果,带动广大老百姓利用庄前屋后、撂荒耕地大面积种植山楂,既能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又能把山楂产量搞上去,这样才能挣来更多的钱。”常海增对下一步产业发展有着清晰的定位和谋划。

  春季观赏缤纷百花,夏季感受树影阴凉,秋季品味百果香甜,冬季体会雪后诗意,在常家河镇的大地上,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图正在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