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通渭县

通渭县常家河镇胜义村:老成家年货里的幸福滋味

 2021/02/05/ 16:51 来源:定西日报 记者 晁君杰 张莉芳

  老成家年货里的幸福滋味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晁君杰  张莉芳

  “老成,在家不?”“年货准备的咋样了,还缺啥不?”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一,记者跟随驻村干部孛小强走进通渭县常家河镇胜义村村民成仁仁的家里,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成仁仁的妻子段爱过和两个女儿正忙着炸馓子、搓麻花,黄澄澄的油饼在油锅里转着,时而发出“滋滋”的油炸声……

  “都过来尝尝,快吃、快吃,热乎着最好吃,别给我省着,炸了好多,吃不完……”段爱过边招呼大伙吃油饼,边开玩笑说,过去一到逢年过节就盼着政府送米、送面、送油,现在她也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能挣工资,也敢说“大话”了。

  段爱过之所以敢说“大话”,用成仁仁的话说,是因为赶上了好政策。

  胜义村位于通渭县常家河镇中部,气候干旱,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农业村。全村共有农户435户2086人,因土地广种薄收,人均耕地面积又少,大多数人都选择外出务工谋求发展,因此常家河镇的“小老板”遍布全国。

  为了吸引这些人返乡创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近两年,常家河镇启动“回家工程”,通过“亲情回引”“政策回引”,向在外的常家河人传递乡音乡情,寻找合作商机。常海增正是在政府的号召和支持下,回乡创业的典型。

  “2019年最小的闺女高考结束后,我就打发孩子妈到常总的合作社上班,为上大学挣生活费。”成仁仁说,说来还真是巧,合作社是2019年5月成立的,妻子7月份就到那上班了,如果没有这份收入,那他家四个大学生的生活费就没有着落了。

  说起家里的四个大学生,成仁仁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家能培养出四个大学生,这在十里八乡也传为佳话。但培养孩子吃得苦,也只有他们夫妻俩知道。

  成仁仁回忆说,2019年之前,他一直在附近的前进砖厂打工,妻子在县城陪读,他的这份收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但突发的一场滑坡将砖厂冲毁了,仅有的收入没了,孩子上学怎么办,就算有助学贷款,但四个孩子的生活费,也得一疙瘩钱。“苦什么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找银行贷、找亲戚借、四处打零工,紧着裤腰带,总算熬到了小女儿高考完。“现在,孩子妈常年在合作社上班,我也响应政策,在家种点花椒、金银花,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记者了解到,段爱过所在的合作社名为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流转南河、常河、王庄等周边土地1120亩,集中连片打造“千亩山楂”产业示范园,对土地流转农户按照每亩每年400斤小麦的价格进行分红,辐射带动周边121户贫困户。“70多岁的老奶奶一天都给90元,男的一天给130元,一年打上半年的工,每一户纯收入也有2万元。”孛小强告诉记者。

  “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我们农村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为了让记者相信他家的日子富裕了,成仁仁还带着大家看他准备的年货。一间储物房里有猪肉、青菜、油炸的各种面食、干果、糖果……

  所谓年货,在农村,其实也比较简单,无非就是:杀年猪、压粉条、炸油饼之类的东西,再购买一些花生、瓜子、糖果、年画、鞭炮就OK了。但这份简单的“仪式感”在脱贫后的每一位乡亲家里,就显得很有必要。

  说话间,伴随着“滋滋”的油炸声,黄澄澄的油饼、金灿灿的馓子摞了一层又一层。院子里,成仁仁指着因供孩子读书而被搁置了六七年还没拾掇的新房子说:“等孩子都大学毕业了,我就在这上面再架两个单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