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陇西县

当年,班长一声大吼救他一命 陕西周至铁道兵老战士苦寻陇西籍班长郭彦昌

 2021/01/13/ 16:18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牛小亚

张引周军装照

  每日甘肃网1月13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1976年,陕西周至籍铁道兵战士张引周所在的部队正在参加青藏铁路大会战。张引周按操作流程引爆炸药后以为已经安全,又开始往作业现场走。这时,突然听见老兵郭彦昌在后面大吼“小张!小张!赶—快—跑!”数十年后,张引周每每想起那一刻都是百感交集,如果不是当年身后的那一声吼,他可能已经牺牲了。

  1 媒体联手寻找铁道兵老兵

  1月11日,今日头条“头条寻人”工作人员黄妍给本报记者发来信息称,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发起了帮老兵寻找失联战友的公益项目,希望可以和兰州晚报合作。

  1976年,18岁的张引周满怀一腔报国激情,来到了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成为铁道兵10师48团2营6连4排11班的一名战士。“我们那批铁道兵,主要负责修建青藏铁路专线。”张引周说,进入部队后不久,他便认识了与其同班的老兵郭彦昌。

  “如果不当兵,我不会认识郭彦昌。要是我不认识郭彦昌,我也就体会不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战友情深’这四个字诚不欺我,让我时隔了大半辈子,心里还惦记着从前与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当年,要是郭彦昌晚一秒钟喊我,现在我就不会站在这儿了。郭彦昌是甘肃省定西地区陇西县人,1975年入伍,1978年退伍。我托战友、托朋友、托老乡去打听郭彦昌的消息,几十年了,一点儿消息也没有。”按照黄妍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拨通了铁道兵老兵张引周的电话。

  2 老班长以情带兵战友情深

  张引周回忆说,新兵初来乍到,最需要的是来自老兵们的传帮带。而对于他来说,郭彦昌就是这样一位负责任的老班长。

  “老郭中等个儿,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整个人看上去特别壮实、不太好惹。但他特别实在,在吃、穿、用方面很照顾我们。”张引周说,当年部队的驻地在青海,生存条件与环境十分艰苦,冬天的雪原炫白无垠,干冷的风打在脸上、手上,钻进衣袖领口里,这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每到这时候,郭彦昌便会叮嘱张引周多穿一些,“把衣袖、裤脚扎紧点儿,别让风往里头钻了!”

  郭彦昌的叮咛与嘱咐,张引周总是牢记在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愈发依赖这个“老大哥”。其中,让他这辈子都无法忘怀的一件事,还属当年郭彦昌的那声大吼——“快跑”!

  3 苦苦找寻救命恩人

  1976年,张引周所在部队负责的那一段线路,需要继续向前延伸。张引周将弹药分别塞入了三个长罐之中,封好口,再将炸药线扯了出来。他拿出火柴,“嚓”的一声,骤起的火苗顿时开始吞噬导火索……

  张引周赶紧往后跑,随后,他听见“砰、砰”两声巨响,被引爆的炸药将巨石炸成了无数颗小碎石。“我以为现场已经安全了,开始往作业现场走,这时就听见郭彦昌在后面一声大吼‘小张!小张!赶—快—跑!’”张引周这才意识到,自己只听见了两声炮响,还以为第三炮的声音被前两炮掩盖。张引周拼命跑了五六十米后,跳入旁边一米多深的沟里。伴随着身后那声迟来的爆破声,张引周趴在沟底,砰砰的心跳捶打着他的神经……

  “我这条命是郭彦昌捡回来的!”随着年岁渐大,张引周愈发开始怀念这位对自己有着救命之恩的老班长。张引周说,如果真能找见郭彦昌,他一定要当面对他说一声感谢!

  本报新闻热线0931-4286666

  本报记者电话13909321000(微信同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牛小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