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12月8日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汪龙伟 包建超)近年来,漳县坚持把草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传统养殖业发展基础上,坚持规模化养殖、多元化发展,实施草食畜牧业扩群、畜禽遗传改良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推广优质牧草种植,积极引进培育养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全面打造现代化、规模化特色优势扶贫产业,不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该县依托良种牛、羊养殖和优质牧草种植,培育带动中华蜂、良种驴等特色产业,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各种形式产业联合体,积极吸纳合作社周边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劳力等各种形式入股,以订单生产、统一购销、收益分红,实现资源和资产的有效利用,为贫困户带来土地流转收益、家门口务工收益和年终分红收益等三大“硬收入”,实现产业发展与脱贫工作的同频共振,让贫困户由“靠天吃饭”变为“三路来财”。今年以来,县里投入资金5652.9万元,建成规模养殖场10个,其中牛场7个、羊场1个、猪场2个,实现贫困劳动50多人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元,带动至少500多户群众入股参与脱贫产业创收、户年均增收800元以上。
同时,该县依托“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积极落实省市奖补激励政策,鼓励引导经营主体和群众积极参加养殖业保险,并结合扶贫小额信贷和特色产业贷款工程,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8.1亿元、特色产业贷款1.5亿元。该县坚持集中、分散培训相结合,通过邀请省市畜牧专家讲座、“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农民讲习所”、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对贫困户送技术上门进行常态化培训,还依托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畜牧业转型项目,为合作社和贫困户发放割草机、铡草机、耕种机、打捆包膜机等机械设备400多台,并开展技术培训,确保项目机械安全高效地投入农户生产当中。积极开展品牌培育工程,成功注册土蜂蜜“万家甜”和蕨麻猪“露骨明珠”等18个土特产品商标。
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养殖户分别达到95家和2360户,牧草留床面积达到8.46万亩,培育甘肃万华草业有限公司等鲜干草加工企业5家,饲草年加工能力达到3.2万吨。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到2.93万头、7.16万只和2.37万头,全县畜草产业总产值达到11.1亿元,占农业总收入比重达到25%左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23日马有祥调研庆阳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 2018年03月20日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天然绿色牛羊产品已成甘肃畜牧产业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