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临洮县

临洮后地湾村:山的那边变了样

 2020/11/20/ 18:37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顾丽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把垃圾收一下,门口的杂物收整齐。”

  “好的,一会就收了。”

  日前,记者来到临洮县太石镇后地湾村时,驻村帮扶队员们正在村子里忙碌。

  平整的柏油路、整洁的村庄、广场上宽阔的舞台、花砖和鹅卵石铺成的村道、明亮太阳能路灯以及蓬勃发展的产业,为这座深山贫困村带来了全新的改变。

  后地湾村位于临洮县城东北部75公里的太石镇马衔山深山区,海拔2700多米,高寒阴湿,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基础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缓慢,闭塞落后,贫困人口多,是临洮县有名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深度贫困村。2013年底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42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9.6%。

  “吃得是山上引下来的水,路是泥土路,又陡又不安全,一下雨下雪就下不了山,去一趟镇里得一两个小时,有能力的人大部分都走了,不愿意再回来。”后地湾村村文书张学芝的描述,是这座深山村往日的写照。

  当脱贫攻坚的号角响起,地处大山深处的后地湾村也开始了摆脱贫困、迎接新生的新征程。

  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开始实施,全村先后改造52户房屋,所有群众达到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

  2018年投资44万元修建150吨百合冷鲜库一座,解决了群众贮存难、销售难得现象,实现了错峰销售,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2019年完成村级管网埋设22公里,修建入户井、检查井共196座,新建蓄水池3座,自来水入户181户,解决了全村群众饮水安全及冬季冻管问题。

  同年,通过定西市县纪委监委的帮扶,通村公路全线修通,一直通到太石镇,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实现了。

  ……

  村庄环境美化了,通村路通了,房屋安全了,群众喝上了自来水,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解决。2019年底,全村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425人减少到10人,贫困发生率由49.6%下降到1.13%,后地湾村顺利摘下穷帽,退出了贫困村序列,群众生活发生了极大改变。

  “养老有低保,看病有医保,村里有村医,土房子变成了砖房,出门不见泥土,交通也方便了,跟以前相比,变化真的太大了。”说起村里的变化,今年70岁的建档立卡老人张自卿感慨地说。

  现在张自卿一家已经脱贫。今年村里还帮他建起了几间新房,儿子也在村里的工程队打工,自己在村口看建材,一个月能挣2000元,生活条件比原先好了很多。

  “村容村貌好了,建起了文化广场和村史馆等休闲场所,群众的生活也丰富了。”张学芝说,现在村里有专门的保洁员打扫卫生,群众也不再乱扔乱倒垃圾,整体素质提高了,致富信心更足了。近两年,新修的百合气调库和中药材加工车间,也让村民种植的百合、当归等药材有了去处,收入来源更加稳定。

  如今,后地湾村虽然已经脱贫,群众生活条件得以有效改善,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依然任重道远。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发展乡村旅游、壮大乡村产业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让后地湾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后地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袁毅说。

通往后地湾村的盘山公路。

干净整洁的村道。

漂亮的校舍。

为老人新建的房子。

和老人聊天,帮扶队员也变成了村里人。

  图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顾丽娟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