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漳县

土蜂“洋”养 致富群众 ——记漳县养蜂带头人李永忠

 2020/09/25/ 19:57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崔银辉 通讯员 李全有

李永忠向顾客介绍自家合作社的产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通讯员 李全有

  走进位于漳县盐井镇寨儿村李永忠的养蜂基地,只见李永忠正在嗡嗡飞舞的蜂群中和头戴蜂帽、身穿蜂衣的合作社社员忙着“取蜜”,准备把订单发往福州长乐等地。

  李永忠是漳县欣荣中蜂科学养蜂协会会长,今年65岁,祖上三代都是养蜂人,有祖传养土蜂的经验。他2006年退休以后,便来到老家盐井镇寨儿村,悉心钻研养蜂技术。

  漳县很多农户有饲养蜜蜂的习惯,但大部分是用旧法养蜂,把蜜蜂养在巢框的木箱中。取蜜时,把蜂巢和蜜蜂一起放到大锅里煮,相当于取一次蜜就杀一茬蜂,蜂群扩群慢,难成规模。李永忠决心改变这一传统土方法。

  李永忠从改造蜂箱开始,引进蜂箱代替蜂巢,引导会员对土蜂进行“洋”养。

  协会会员们也纷纷开始引进新式养蜂箱。他结合漳县实际,从中蜂生物习性入手,向农户传授了土蜂改良、蜜源选择、蜂箱摆放、人工育王、分箱技术、倒蜂、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并深入到养蜂农户家中,逐户进行技术传授和指导。

  由于信息闭塞,缺乏养蜂技术,多年来,三岔镇瓦舍沟村村民杜忠祥养蜂规模不大。也买了好多资料,但书上写的有些根本不适用。杜忠祥参加了县上几次培训班,邀请李永忠手把手指导,把原先的土蜂巢改成了标箱,家里的土蜂从最初的几窝,经过扩群、分箱,目前已达到了40窝。

  家住贵清山镇的刘转娃,打工时不慎受伤,不能干重体力活,儿子还未娶上媳妇,这可愁坏了这位53岁的农村汉子。

  “我是从今年四月才开始养蜂,经验不足,全靠协会的李老师指导了,今年取蜜将近400斤左右。”刘转娃说。 

  2016年7月在李永忠的养蜂基地成立了漳县欣荣中蜂科学养蜂协会,目前会员已遍布全县13个乡镇,拥有会员523人,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38个。2019年李永忠带动的65户贫困户中,收入在2万元左右的有5户,1万元以上的有12户,其他贫困户收入均在5000元以上。

  李永忠和协会会员一道,把“小蜜蜂”做出了“大产业”,“甜蜜”了山里群众的好日子。

李永忠(中)向蜂农传授技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