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渭源县

中国农村探索创新更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

 2019/11/06/ 20:39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温月坤正在查看工作笔记本,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新华社兰州11月5日电(记者张文静、王铭禹、文静)45岁的温月坤今年有了一个新身份,乡亲们推选他为村里的二级网格员,专门负责网格内村民的日常服务。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本上,写满了他入户随访的情况和群众的诉求。

  温月坤的家乡,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香卜路村,近年来在服务群众方面有了新的探索。

  “以前,村干部人数有限,还要承担大量繁重的事务性工作,而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田家河乡党委书记王宝林介绍说,如今香卜路村正在推行的网格化管理,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实现了与群众的“零距离”。

  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中,7名村民小组组长担任一级网格员,22名村民成为二级网格员,为全村260多个家庭提供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每个网格还配备了包片调度员,由驻村工作队队员或村干部担任,负责协调指导网格员开展工作,及时掌握群众需求,确保服务重心下沉。

  包片调度员和网格员还会定期开展政策宣传工作,在医保报销、惠农资金发放等方面解疑释惑,使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解答。

这是温月坤的笔记本。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这样的模式可以有效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真正做到‘沟通面对面、服务零距离、干群心连心’。”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敏说。

  小到政策宣讲、民情收集、村民评议,大到矛盾化解、环境治理等,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村通过创新农村基层管理建设,不断增强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在湖北省大冶市,当地盘活社会资源,组织群众成立村庄理事会参与村庄治理,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主心骨”、“村委会-村庄理事会-农户”为三级架构的乡村治理体系,使传统村庄焕发新活力。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创新乡村治理方法,通过推行“村民说事”制度,构建“说议办评”相结合的说事体系,实现村务管理、决策、治理、监督全闭环运行,真正让“百姓明白,干部清白”,凝聚起乡村发展的合力。

  乡村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创新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农业农村问题专家建议,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既要实现资源下沉,又要善于让各种治理机制发挥作用,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

  通过网格化管理推动乡村治理,不仅能够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的能力,也有助于让大家主动参与到农村公共事务中来,最终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在网格员的帮助下,自来水变得更清了。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今年5月,温月坤和往常一样入户随访,和村民杜伦生闲聊起来。杜伦生再次提及了吃水用水的问题,他之前也向自来水公司反映过,但始终没找到“病灶”。

  温月坤发现,不仅杜伦生家中遇到了浑浊水的问题,还有几户也情况相似。

  “吃水无小事,要加快解决。”温月坤一一记录后,立即向一级网格员赵永仁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王有祎反映。王有祎随即向村两委反馈情况,并通过乡党委、政府联系到县水务局,协调解决部分群众家中自来水出现浑浊的问题。

  没过多久,水务部门再次派工作人员深入查找“病灶”,最终找到了水浑浊的原因,涉及多户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再小的问题,对网格员来说,也是大问题,因为这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温月坤说,“而同时,小小的网格员也能解决大难题,帮助乡里乡亲。”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