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定西市

定西市六项举措狠抓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019/10/31/ 11:00 来源:定西日报

我市六项举措狠抓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决策部署,聚焦重点、主攻难点,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业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转型升级、业态融合的良好态势。今年前9个月,累计接待游客820.2万人次,同比增长22.1%;实现旅游收入38.31亿元,同比增长27.3%。预计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亿元。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六个方面。

  抓基础,加强重点景区建设。实施了马衔山、渭河源等旅游公路项目,建成2个自驾车房车露营地和1个交通驿站等配套设施。大力实施旅游厕所建设“新三年计划”,建成旅游厕所81座。建成定西智慧旅游指挥中心,重点景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4A级景区实现与省旅游大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实施景区锻造提升工程,渭源南谷新村、临洮平长人家等景区申报国家3A级景区,通渭榜罗会址、陇西李家龙宫等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工作有序推进。打造U型环定西旅游线,积极贯通丝绸之路旅游黄金带、长征胜利会师红色旅游带等省域内旅游线路,主动融入国内跨省域旅游线路及“一带一路”旅游大通道。

  抓项目,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重点谋划申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秦长城保护修缮、马家窑文化遗址公园、李氏文化小镇、国家级非遗传承保护、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广播广电体系建设等项目。2019年以来争取到位文体旅项目资金8476.33万元,特别是争取到了总投资2.44亿元的马家窑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和通渭墨香小镇翰墨文化中心2个世行贷款项目。实施榜罗镇革命遗址、渭河源景区基础设施等项目47个,总投资179.68亿元,完成投资13.6亿元。

  抓融合,完善新兴产业体系。依托天赐“凉”机,量身打造了“到定西过一个只有20℃的夏天”的夏季旅游主题活动,不断做大避暑旅游品牌,荣膺“2019避暑旅游十强城市”殊荣,渭源县被评为“避暑旅游样本城市”。举办首届定西冬春旅游冰雪体验季活动,推出趣游临洮岳麓山东岩伏冰、乐享渭源渭河源冰瀑等一系列冰雪体验项目,定西冰雪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且呈“井喷式”发展的态势。成立定西市长征精神研究院,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举办西北五省区传统戏曲(秦腔)会演、中国二青会男篮赛、全国曲棍球锦标赛、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国际小轮车一级赛、全国自驾游集结赛等大型文体活动,活跃全市文旅市场。

  抓服务,提升要素供给能力。开展“非遗+扶贫”传承保护实践,命名授牌21个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向文化和旅游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推动“非遗+文创”,公布第一批市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5项,开发非遗文创产品60个系列270多个品种。深度挖掘定西饮食文化,打造“定西味道”,我市特色名宴、名优小吃等获第二届“甘肃好味道”敦煌美食节9个奖项。将打造精品旅游民宿纳入乡村旅游发展“十大工程”,建成旅游民宿14家。推动“非遗+旅游”,不断打磨创排《巴当舞》《云阳板》《剪纸姑娘》等非遗节目,现代秦剧《禹河春》《公民张三》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展演作品。大型历史剧《许铁堂》获红梅奖,并作为我省唯一选送剧目,参加了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文化旅游演艺市场供给不断丰富。

  抓营销,打造宣传品牌形象。全市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2800多场次。在北京、西安、福州、成都、重庆、西宁等地开展宣传推介,组织参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海峡旅游博览会等文旅节会。在兰州、西安等城市举办多场新闻发布会,投放楼宇视频、微信广告、公交广告等,借助百度、乐途网、凤凰网、爱奇艺、马蜂窝等新媒体,切实加强文旅资源优势宣传。举办马家窑文化节、渭水文化旅游节、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等节会活动,在福州举办福·定文化旅游交流周,在“一会一节”举办马家窑文化彩陶美术作品展、通渭书画作品展,多方位、全领域、立体式宣传定西文化旅游资源,“渭水源头·李氏故里·当归定西”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不断提升。

  抓保障,健全发展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文化和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意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编制了《定西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定西市冰雪旅游概念性规划》,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均衡化发展。同时,邀请省内外文化、旅游、经济、金融、建筑、策划、智慧营销、冰雪运动、规划设计等领域的专业优秀人才35人,成立了定西市文体旅咨询专家智库,为全市文体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王彦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