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定西新闻

“蓝天模式”:定西金融扶贫的成功实践

 2019/05/17/ 16:1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李敬

“蓝天模式”:定西金融扶贫的成功实践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李敬

  在银行业普遍收缩贷款规模、提高贷款门槛,特别是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大背景下,定西市立足“中国马铃薯之乡”的资源优势,金融单位大胆扶持民企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农村“三变”改革,延长农户产销链条,采取订单化保底收购,积极探索创新民营企业金融扶贫新模式。通过银企合作,形成了“政府+核心企业(联合社)+银行+合作社+农户+保险”为联结的“六位一体”金融支持产业带动增收脱贫的“蓝天模式”,走出了一条切合当地实际的金融扶产业、产业助脱贫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企业、农民、银行三方共赢。

  “蓝天模式”实现“家门口”脱贫

  蓝天公司以“三变”改革为依托,按照“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产业扶贫模式,以及“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帮带机制,积极引导广大种植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围绕种什么、怎么种、收获后卖给谁进行订单生产,充分保障和提升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收益,建立了一个发挥产业链助农脱贫的长效机制,让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直接参与到产业链中,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勤劳致富。

  公司牵头组建马铃薯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营业态拓展到种植、营销、服务、管理等各个领域,形成“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农户+银行+电商平台”的产业支农模式,有效助推了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了马铃薯种植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等各方利益,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重效应。

  该市探索建立“企业+联合社+贮藏库+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贮藏带动产业发展模式,将马铃薯购销延伸到田间地头、村镇集市,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实现农民生产的马铃薯直产直销。公司先后投资5000万元,在贫困山区建立马铃薯贮藏库20座,贮藏能力达20多万吨,辐射300多个行政村,带动当地及周边5万多农户就近就地销售马铃薯,降低了农户的运输成本。贮藏库收购点执行与公司同价格的收购政策,使农户户均增收800元以上。同时,在贮藏库收购点优先吸纳当地300多名贫困人口务工,人均务工收入5000元左右,实现了“家门口”的脱贫。

  “蓝天模式”破解银行融资难

  蓝天公司与各大银行建立了良好的金融合作关系,创设“蓝天贷”系列金融支农模式。以蓝天公司良好的信誉度为基础,通过联合社的“中介”作用,将信贷效应放大到各个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担保贷款额度50万至500万元不等,有效解决了合作社会员和马铃薯种植农户“无抵押、无担保、融资难”的问题。“蓝天模式”有效破解了产业链上各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融资难题,银行也从限制民营企业贷款的思维中走出来,主动帮助企业融资放贷、上门服务。

  公司先后与安定区10个乡镇8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订单合同,合作社又与1万多户农户(其中贫困户3613户)签订订单合同,订单面积达到6万多亩。同时,由公司统一提供“庄薯三号”优良品种,并建立最低保护价收购机制,有效增强了农户、贫困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安定区10个乡镇流转土地6万余亩,建设马铃薯淀粉加工专用薯示范基地,由公司统一提供良种、化肥、地膜,免费提供农机服务和农业种植技术指导,实施标准化种植作业。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马铃薯交售按高出市场价5分/斤执行。农户每户种植马铃薯都在10亩以上,每亩产量达到3500斤左右,每户贫困户年收益提高了1750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