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陇西县

四访杜牡丹

 2019/03/29/ 09:03 来源:定西日报

  本报记者 许云鹏 

  杜建忠是陇西县一位爱牡丹成癖的老花匠。

杜牡丹和老伴正在修剪牡丹
杜建忠的芬芳人生

牡丹园里花盛开

杜牡丹用小木棍戳实牡丹根茎附近的小裂缝

杜牡丹的芬芳生活

  今年81岁的他,种了大半辈子牡丹花,以至于人们都忘了他的真名,而是直接称他“杜牡丹”。

  第一次拜访 2015年12月

  我们去拜访时,杜牡丹一只耳朵已不太好使,说话时,只能贴近他另一只耳朵讲。

  我们开始聊种花。

  本想他有一大堆话要说,他却偏偏没话了。

  我们问他的牡丹为什么种的好,他只是回答了一句,一辈子就爱了个这么,然后又不言语了。

  我们指着窗外冬季相对萧瑟的牡丹园,问他是不是这个季节是种花人也比较清闲的时候,“一年四季,个(方言,我)都闲不住。”他说。  说着,老人把我们领到园子里,叫杜家婶取来他的种花工具演示给我们看。

  先是一把刷子。他介绍,冬季牡丹休眠时,他会拿个小刷子,把园子里每一株牡丹的每一枝枝干都刷干净,不让上面沾有枯叶、蜘蛛网及一些虫卵等脏东西。  然后是一根奇怪的棍子。

  在每株牡丹的根茎附近,如果地面上有细小的裂缝,他也会拿一个一头有些尖的类似缩小的象牙一样的木棍,把那些裂缝戳实。他说这些裂缝如果不戳实,有冷风钻进去,就会伤害到牡丹的根。

  最常用的,是两把已经被用得很光滑而且磨掉了前半截的小铁铲。

  看着一园子正在寒冬里生长的牡丹树,我们想和老人聊点高兴的话题。

  我们问,一年花儿开的时候,到你这里看牡丹的人多得很吧?

  他说:“就是多,老人娃娃,男人婆娘,都有,不过都是来看热闹的,真正能看懂牡丹的人越来越少了。”

  “现在都是来照相的。”

  我们问,会看牡丹的人怎么看?

  杜牡丹回答,会看牡丹的人,看见自己感兴趣的花,会盯着一朵花看上很长时间,他会看花的花型,花瓣的颜色,花蕊的形状,花瓣的层次,一片花瓣上颜色的变化等等。

  他说,前些年北关有位姓马的老人,当时快90岁了,在他家看牡丹时,发现一株叫“雨过天晴”的,老人盯着看了很久,最后干脆跪到花前看,眼中流着眼泪,嘴里还念叨着,怎么把你到这里来了……

  我们聊起种牡丹这么多年,他自己有什么遗憾,他说,早些年他在附近一个叫郭家门的村庄里见过一株和烧水壶(直径大约30多公分)一样粗的牡丹,当时,牡丹的主人对它照顾得不太好,看着有些衰败的迹象,他想出钱买下,可是主人不卖。

  于是他又给花的主人讲该怎么把花照顾好,人家也不爱听。

  回来后他一直牵挂那株牡丹,后来,他托人打听,得到的消息说,那株牡丹死了。

  他自己赶紧跑去看,原来长牡丹树的地方已经什么也没有了。

  他问主人,牡丹呢?

  主人说,死了。

  他问,死了,那牡丹树呢?

  主人说,烧柴了。

  现在说起,他还满脸遗憾的表情,口里感叹着说,可惜了,我再没见过那么大的牡丹,当时他也不卖,也不听我的话……

  第二次拜访 2016年3月

  时值初春,满园的牡丹树已经长出了长长的新枝芽。院子北面靠墙暖和的角落,碧桃花已然盛开。

  我到杜牡丹家是下午三点左右,两位老人正在园子里忙碌着。

  此时,他的视力已经不太好了。

  在干活的过程中,总是一会找不到剪刀,一会摸不见线团。在看用来矫正牡丹枝干的竹棍时,要将棍棍举到半空中,然后眯起双眼,仔细瞄半天,才好掌握竹棍的长度是否合适。

  他的听力也不好,别人讲话要很大声地讲他才能听到。

  相比,年纪和他相仿的杜家婶身体要比他好许多。

  杜家婶干活也利索一点。

  在杜牡丹矫正成功一株牡丹苗时,杜家婶已经把身边两三株苗子收拾好了,然后再挪过来帮他。

  在这个季节,这约一亩多地大的园子里的每一颗牡丹,他们都要这样仔细地休整一遍。

  有一株花苗,由于杜牡丹没有看清楚,选了根折了腰的竹棍加固矫正,被回过头帮他的杜家婶发现了,要拆开重新返工。杜牡丹不让拆,两个人发生了争执。

  杜牡丹说,能成。

  杜家婶说,不成。

  杜家婶说,剪开。

  杜牡丹说,不剪。

  对话反复几次。

  最后,杜家婶说:“叫你弄不成就垕(方言,不要)弄了,我一个人弄,一早起来还劝不住,犟着非要弄,弄起又弄不好,弄这着做什么哩?”

  听完这一段话,杜牡丹也就不说话了,缓缓地半蹲起身子,把屁股底下的小凳子往旁边挪了一下,再坐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烟来,点上了。

  趁他休息,我和他聊了起来。

  我先问他的身体状况,他叹了口气说:“暂阿门说里,说不好起,吃着来喝着来,饭量么减,一大碗饭吃上时还感觉不太饱”。

  “说好起里,腰椎、颈椎都不好”。

  “眼麻了,耳聋了”。

  “这只眼睛看人只能看见影子,脸面上看不见。”他指着眼睛比划说。

  说话间,杜牡丹看见杜家婶要把一枝稍粗的牡丹树树根另外长出的枝条用小石头压埋到土里,好让它再生根系,长成一窝单独的牡丹树苗,就又熄灭手中的烟,挪过去帮忙。

  此时我眼前的图景,是那四只因常年劳动磨砺地十分粗糙而苍老的手与牡丹枝条组成的小世界。

  先是老汉的,一只手轻轻扶住牡丹树的主枝,一只手轻柔地握着牡丹嫩枝缓缓地往下压;接着是老婆婆的,一只手拿着小铁铲在地上挖出一道小土沟,还有一只手直接插在土里,把其中较大的土块一颗一颗地捏成土面面。

  鼻腔里,有泥土、牡丹枝芽和远处碧桃花的味道。

  眼睛慢慢向上移,望见他们的神态,就像正在侍弄一名刚刚出生的婴儿。

  头顶,正在朵朵白云之上西移的春阳,永恒地温暖着大地万物。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