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定西  >  定西市

“甜蜜产业”酿造甜蜜生活——定西中蜂养殖成为脱贫路上的生力军

 2019/01/04/ 21:39 来源:定西日报

  本报记者 刘佳丽

  东西部扶贫协作拉开序幕,福州市作为定西市的结对帮扶城市,在劳务输转、学前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榕城情浓,山海相连,两年间,福州人民的情谊在定西广传佳话。而定西市与福建农林大学的一项地校合作关系达成初步协议后,更是为促成当地“甜蜜产业”——中蜂养殖建立起强大的发展后盾。

  定西的夏季,一改黄土高原单一的色彩和容颜,油菜花、苜蓿花、红豆草等天然草场作物的花季到来,让灿灿的金黄、烂漫的紫色泼洒在梯田草原间,美不胜收。这花的海洋也为中蜂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蜜源。经过论证研究,岷县、漳县、渭源、通渭等县在气候、天然草场资源等方面都非常有利于发展中蜂养殖,且养蜂投入低、回报高、技术含量低,特别适宜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

  中蜂,是中华小蜜蜂的简称。中蜂养殖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甜蜜产业”,这不仅仅是小小的蜜蜂酿出了香甜的蜂蜜,更是这“甜蜜产业”让农民尝到了甜头。通渭县北城铺镇黄龙村前不久让养蜂的农民拿到了大红包,拿到分红的村民个个笑逐颜开。

  “中蜂养殖投资少、见效快,既不占用太多土地,技术要求也不高。黄龙村生态优越、蜜源植物丰富,只要稍加蜜源补充,在庄前屋后、山间空地摆上蜂箱都能饲养。”合作社从第三铺乡荞湾村聘请的养蜂技术指导员姚强说,“我去年养了70多箱蜜蜂,产蜜2000多斤,黄龙村比我们那边的养蜂条件还要好,农民收入确实不错。”

  北城铺镇党委书记许德强介绍,该镇大多数村地处偏远山区,受地域条件所限,贫困户增收门路不多,但生态林覆盖广阔、野花繁多,一直以来,农户都有养殖土蜂的习惯。2018年,该镇以东西部扶贫协作福清市对口帮扶为契机,结合农村“三变”改革,通过整合帮扶资金、县级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配套和农户自筹三条渠道筹集资金344万元,组建三个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由党支部直接参与合作社管理,合作社负责养殖基地运营,275户贫困户通过土地、资金、劳力等方式入股,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等带花饲草和油菜、花荞等蜜源作物1800亩。投放中蜂815箱,引领贫困群众发展蜂业经济,养蜂产业成为农民脱贫增收新路子。

  中蜂养殖在漳县也成了一大特色产业,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县上大力鼓励贫困户加入到养蜂协会中,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积极推动中蜂养殖技术示范工程、“555”小蜜蜂精准扶贫工程、土蜂蜜品牌培育等3大工程,大力推广中蜂新法科学养殖技术,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

  漳县精心组织创建中蜂养殖核心技术示范区,注册“立桥山牌”和“漳东梦牌”两个土蜂蜜品牌,同时以惠农支农政策为契机,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培训推动等措施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的要求,因势利导,以中蜂产业发展“三个工程”为主线,采取“支部+协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依托现有协会和合作社,走出一条助推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漳县发展中蜂养殖协会1个、合作社21个,打造“立桥山牌”“漳东梦牌”“甘弯寺牌”等土蜂蜜名片9张,养殖户达2755户,蜂存量达3.2725万箱,年产量达24.54万公斤,实现产值2454万元,户均年增收超过3750元。使中蜂养殖真正成为当地群众的“脱贫产业”。  按照我市与福建农林大学的合作协议,通过建立地校合作关系,开展中蜂产业的成果共享、技术共享,探索生态扶贫新模式,在定西市实施中蜂养殖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中蜂养殖项目充分利用漳县、岷县、通渭、临洮、渭源五县植物蜜源的资源优势,并适度向其它县区扩大养殖范围和面积规模,2018-2020年计划扶持6202户贫困户发展中蜂养殖42万群。

  随着中蜂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一产业已成为脱贫路上让群众生活甜蜜的新生力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